回河之争
回河之争,是北宋神宗、哲宗两朝对疏导黄河“东流”抑止“北流”引发的争议。因统治者强行引导黄河回到故道,故称为“回河”。
基本介绍编辑本段
|
|
基本内容编辑本段
宋神宗、哲宗两朝对疏导
黄河“东流”抑止“
北流”引发的争议。因统治者强行引导黄河回到故道,故称为“回河”。仁宗
庆历八年(1048),黄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河南
濮阳东北)决口,泛滥
大名府、恩、冀等州,至乾宁军(今河北
青县)东北入海,是为北流(原入海处在今山东利津附近)。嘉祐元年(1056),塞商胡决口,修六塔河,引河回故道。功毕,当夜再决。宋史载∶河“不能容,是夕复决,溺兵夫,漂刍蒿,
不可胜计。水死者数千万人”。五年,又在大名(今河北大名东)第六埽决为二股河,经旧
马颊河故道,至
信阳(今属山东)东北入海,是为东流(下游河道在故道北面)。宋人为解决这个问题,嘉祐初对修六塔河即已引发争议,当时宰相宫弼赞同塞商胡北流,导河回故道,大学士
欧阳修多次上疏请罢回河之议,指出:“横陇
湮塞已二十年,商胡决又数岁,故道已平而难凿,安流已久而难回。”“欲以五十步(二百五十尺)之狭容大河之水”,将是十分危险的。以后又有两次大的争议︰(一)神宗
熙宁初,一派主张维持北流,沿岸筑堤以防河水漫流,下游近海部分河床深阔,并可作为防御契丹的天然防线;另一派主张塞北流,开二股河以导东流。神宗同意后一派意见,于熙宁二年(1069)封闭北流。同年黄河又在闭口以南向东溃决。至
元丰四年(1081),澶州决口,恢复北流,东流淤塞。(二)哲宗时,回河东流之议又起。论者认为北边以塘泺阻
契丹马足,若听任黄河流过,便成平地,无险可倚;又河口若北移,南岸将属辽界,自河而南,地势平坦,直抵京师,更为危险。反对者则认为塘泺并无军事价值,地形北高,河道不会北移。争论数年,至绍圣元年(1094),封闭北流。但
元符二年(1099),河决内黄口,依旧北流,东流断决,回河之争亦息。
回河之争的内容看起来很复杂,但其实质就是:让黄河主流走唐代延续下来的“京东故道”(即东流, 宋景祐元年以后称为“横陇故道”;宋嘉祐五年以后决为“二股河”),还是走宋庆历八年(公元 1048 年)以后形成的“商胡大道”(即北流)?这本来是一个很清楚的 工程技术问题,只要治河者独立认真地勘测对比一下新旧河道的河流大势,问题并不难解决。但是由于当时的治河与 北宋社会的政治、经济、 民族矛盾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再加上朝廷内部党争的成见, 竟使得治河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在整个北宋王朝(主要是仁宗、神宗、哲宗 三朝)一百多年的历史上,三次用人力强行逼河回归东流,三次在实践中遭到惨败。
回河之争的内容看起来很复杂,但其实质就是:让黄河主流走唐代延续下来的“京东故道”(即东流, 宋景祐元年以后称为“横陇故道”;宋嘉祐五年以后决为“二股河”),还是走宋庆历八年(公元 1048 年)以后形成的“商胡大道”(即北流)?这本来是一个很清楚的 工程技术问题,只要治河者独立认真地勘测对比一下新旧河道的河流大势,问题并不难解决。但是由于当时的治河与 北宋社会的政治、经济、 民族矛盾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再加上朝廷内部党争的成见, 竟使得治河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在整个北宋王朝(主要是仁宗、神宗、哲宗 三朝)一百多年的历史上,三次用人力强行逼河回归东流,三次在实践中遭到惨败。
附件列表
本站全部内容禁止商业使用。文本内容除另有声明外,均在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CC BY-NC-SA 3.0 CN)许可协议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