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孩子教育的圣经:蒙台梭利教育法
《3-6岁孩子教育的圣经: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本图书。
本书是蒙台梭利最具有实用价值的经典著作,是其开创性的教学方法的集大成之作。采用本书中的方法,儿童就会自主而快乐地学习,3~6岁的孩子所能够达到的水平竟然可以超越一般学校中的三年级孩子的水平,而且,孩子是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这种水平的,这不仅包括在写字、认字、算术等方面,还包括在语言、阅读、实际生活、感觉、手工、纪律等各方面。
基本介绍编辑本段
|
|
内容提要编辑本段
本书对英文原版进行了重新翻译,并配上了原书中的插图,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
编辑推荐编辑本段
让孩子自主快乐学习的秘诀。
作者简介编辑本段
玛丽亚·蒙台梭利,世界著名幼儿教育家,1870年生于意大利,1952这逝世于荷兰。蒙台梭利将毕业的精力奉献给了儿童教育事业,给世人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甚至颠覆性的儿童教育方法和理念。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创立了第一所“儿童之家”,用自己独创的方法对3~6岁的普通儿童进行教育,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她的这一套教学方法立刻轰动了意大利甚至欧洲。1913年,她第一次访问美国,在电话发明家亚历山大·G·贝尔及其妻子的支持下,建立了蒙台梭利教育协会。她还获得了发明大王爱迪生和海伦·凯勒的支持。1929年,她在阿姆斯特彤建立蒙台梭处国际协会。到1940年代,蒙台梭利学校已经遍布世界各大洲,仅美国就有2000多所。鉴于其为儿童教育做出的杰出贡献,蒙台梭利分别于1949年,1950年和195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目录编辑本段
美国版序言
第1章新教学法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现代科学对教学法的影响
意大利在科学教学法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巧与科学精神的区别
学校必须允许孩子自由展示其个性
奖赏和惩罚——灵魂的板凳
人的所有进步都取决于内在力量
第2章教育方法的演变
建立适应科学教学法的方法的必要性
“儿童之家’’采用的教育体系的起源
伊塔德和塞昆方法的实际应用
弱智儿童教育方法的起源
伊塔德和塞昆方法在德国和法国的应用
塞昆的第一套教学材料
将对弱智儿童的教育方法用于正常儿童
“儿童之家”在教育和社会两方面的重要性
第3章 在“儿童之家"开幕式上的演讲
圣洛伦佐区的新生
转租带来的邪恶
穷人的生活问题更紧迫
对贫穷大众的隔离
罗马住宅改善协会的工作及其重要性.
父母们对大楼的照料换来了“儿童之家”
“儿童之家”教学的组织
“儿童之家"是家庭社会化的第一步
“儿童之家”的规章制度
第4章“儿童之家"的教学方法
人类学的考虑
环境:教室设施
第5章纪律
通过自由来获得纪律
独立
奖励和外在惩罚的废除
教育自由中的生物学概念
第6章如何给儿童授课
给单个孩子上课的要点___简洁、明了、客观
观察的方法
科学与不科学的解释方法
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第7章实际生活练习
为“儿童之家”制订的冬季作息时间表
必须让孩子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清洁、秩序、体姿和会话
第8章儿童膳食
饮食必须适合儿童的体质
儿童食品及其准备
儿童的饮品
膳食分配
第9章肌肉练习:体操
小孩子必需的特殊体操
其他体操设施
自由体操
教育体操
呼吸体操
第10章自然教育:动植物的培育
阿维龙野孩子
伊塔德的方法在幼儿教育中的重现
鼓励孩子培育动植物的作用
第11章手工劳动:陶艺和建筑
手工劳动与手工锻炼的区别
教育艺术学校
陶器的人类学、历史学和艺术重要性
用陶砖垒墙
第12章感觉训练
教具要考虑孩子们的兴趣
对教具的一般性考虑
塞昆的“三阶段”课程
第13章感觉训练和教具说明:一般感觉;触觉、温度感觉、重量感觉
和实体感觉
实体感觉练习
味觉和嗅觉的练习
视觉训练
分辨声音的练习
音乐教育
听觉敏感度的测试
有关安静的课程
第14章感觉训练笔记
教育的生物学和社会学目标
感觉训练的作用
第15章智力教育
感觉教育是一种自主教育
如何教授名称
孩子的自发进步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摸瞎游戏
将视觉训练应用于对周围环境的观察
第16章阅读和书写的教学方法
图形语言的自动发展:塞昆和伊塔德
适合观察并导向逻辑思考的特殊教育的必要性
没必要让孩子从练笔划开始写字.
书写中两种不同的动作
对正常儿童的实验
第17章 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介绍
第一阶段:肌肉技能练习
第二阶段:视觉一肌肉图像以及运动肌肉记忆练习
第三阶段:组词练习
阅读
第18章儿童期语言
图形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发展的两个阶段
言语分析的必要性
由于缺乏教育而引起的语言缺陷
第19章 算术入门
用图形符号呈现的数字
数字记忆练习
1~20的加减乘除
十进制课程:大于10的算术运算
第20章练习的顺序
练习和教学材料使用中的顺序和等级
第21章对纪律的回顾
比普通学校更好的纪律
纪律的第一缕曙光来自于工作
有序的运动是真正的休息
使生命得以发展的练习就在于重复中
服从是一种牺牲
第22章结论和印象
附件列表
本站全部内容禁止商业使用。文本内容除另有声明外,均在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CC BY-NC-SA 3.0 CN)许可协议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