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综合小百科   
[0] 评论[0] 编辑

锈色粒肩天牛

锈色粒肩天牛

锈色粒肩天牛(拉丁学名:Apriona swainsoni),鞘翅目天牛科节肢动物

成虫黑褐色,全身密被锈色短绒毛;前胸背板有不规则的粗皱突起;鞘翅基部1/4部分弥补褐色光滑小颗粒,翅表面散布许多不规则的白色细毛斑和排列不规则的细刻点。长椭圆形,黄白色。老熟幼虫扁圆筒形,黄白色,触角3节。蛹纺锤形,黄褐色。在山东2年1代,以幼虫越冬;6月上旬成虫出现,6月中下旬为成虫出现高峰期。成虫出孔后,爬上树冠取食新梢的嫩皮进行补充营养,夜晚到树干或大枝上产卵。每头雌虫可产卵43到133粒。幼虫孵化后,先取食嫩组织,然后蛀入木质部。老熟幼虫在虫道内用细木屑堵塞两端化蛹。主要危害槐树、柳、云实等。分布于河南、山东、江苏等省。

防治方法有四种,分别是严格进行检疫,禁止有虫苗木运入非疫区;利用成虫有群居的特点,人工捕捉成虫;生物防治,8月幼虫期释放管氏肿腿蜂;化学防治,4.6%氯氰菊酯50倍液、20%氰戊菊酯30倍液,或80%敌敌畏、40%氧化乐果药液,清除排泄孔口堵塞物注入药液,杀死幼虫。[1][2]

目录

基本介绍编辑本段

中文学名锈色粒肩天牛
动物界
鞘翅目 Coleoptera
亚科沟胫天牛亚科
分布区域华北、华南、西南、华东、华中等、越南、老挝、印度、缅甸等国
拉丁学名Aprionaswainsoni(Hope)
昆虫纲 Insecta
天牛科 Cerambycidae
白条天牛族

分布与危害编辑本段

锈色粒肩天牛以各虫态随寄主植物的调运作远距离传播。国内分布于河南、山东、福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江苏、湖北、浙江等省。国外分布在越南、老挝、印度、缅甸等国家。主要危害槐树、柳树、云实、黄檀、三叉蕨等植物。在河南危害10年生以上国槐的主干或大枝,以郑州、开封、洛阳、商丘、许昌、濮阳等大中城市及部分县行道树受害为重。

不规则的横向扁平虫道破坏树木输导组织,轻者树势衰弱,重者造成表皮与木质部分离,诱导腐生生物二次寄生,使表皮成片腐烂脱落,致使树木3~5年内整枝或整株枯死。据对郑州市国槐行道树的抽样调查,1990年被害株率57.87%,枯死率6.18%;1996年被害株率77.48%,枯死率8%。 

形态特征编辑本段

幼虫特征 幼虫体扁圆筒形,乳白色,具棕黄色细毛。老熟幼虫体长56~76mm,前胸背板宽10~14mm。头扁、后端圆弧形,1/2以上缩入前胸内。口器框形,口上毛6根。上额黑褐色,额区淡黄褐色,额缝明显。唇基梯形,端部密被粗毛。上唇半圆形,上颚粗短,凹切形,基半部着生刚毛约10支;下唇颏与亚颏分界明显。触角3节,顶部透明的主感器大而显著。单眼1对,圆形凸出。前胸背板近方形,侧沟明显,中沟不明显,背板中部有一倒“八”字形凹陷纹,前方有一对略向前弯的黄褐色横斑,其两侧各有一同色长形纵斑。前胸腹面主腹片与前腹片分界不明显,中前腹片后区和小腹片褶密布凿刺状小颗粒。胸足极小。腹部背面1~7节步泡突由4横列刺突组成,其两侧有向内弯的弧形刺突,略呈横阔的“回”字形。腹面步泡突简化为2条横刺列,具一横沟,两侧各具1弧形纵沟。各腹节上侧片突出,第3~8节成突边,侧瘤突明显,两端骨化坑大而明显,具粗长刚毛2支,腹气门椭圆形,气门片黄褐色。第9腹节向后伸,超过尾节。本种幼虫与桑天牛幼虫相似,但后者前胸腹板中前腹片的后区和小腹片上的小颗粒较稀,且突起成瘤状。   

成虫特征 雌虫体长31~44mm,宽9~12mm,雄虫略小。黑褐色,体密被铁锈色绒毛。头、胸及鞘翅基部颜色较深。触角10节,1~4节下方具毛,第4节中部以后各节黑褐色。前胸背板宽大于长,有不规则的粗大颗粒状突起,前后横沟均为3条,侧刺突发达,先端尖锐。中胸明显,直达头后缘。鞘翅肩角略突,无肩刺,翅端切状,内外端角刺状,缘角小刺短而钝,缝角小刺长而尖,翅基角1/5密布黑褐色光滑瘤状突起。中、后胸腹面两侧各有1~2个白斑。腹部可见5节,每节两侧各有1个明显的白斑,1~2腹节中央各有一个“八”字形白斑。雌虫腹末节1/2露出翅鞘之外,腹板端部平截,背板中央凹陷较深。雄虫腹末节稍露翅鞘之外,背板中央凹入较浅。本种的相近种是灰绿粒肩天牛,主要区别是后者体背被褐绿色绒毛。   

卵特征 卵长椭圆形,乳白色,长5.5~6mm,宽1.5~2mm。卵外覆盖不规则草绿色分泌物,初排时呈鲜绿色,后变灰绿色。   

蛹特征 蛹纺锤形,长45~50mm,宽12~15mm。初为乳白色,渐变为淡黄色。头部中沟深陷,口上毛6根,触角向后背披,末端卷曲于腹面两侧。翅超过腹部第3节,腹部背面每节后缘有横列绿色粗毛。 

发生规律编辑本段

该虫在河南2年1代,以幼虫在枝干木质部虫道内越冬。二次越冬幼虫5月上旬开始化蛹,蛹期25~30天。6月上旬至9月中旬出现成虫,取食新梢嫩皮补充营养;雌成虫一生可多次交尾、产卵。产卵期在6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卵期10天。7月中旬初孵幼虫自产卵槽下直接蛀入边材危害,11月上旬在虫道尽头做细小纵穴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继续蛀食,11月上旬老熟幼虫在虫道尽头做凹穴越冬。幼虫历期22个月。 

防治方法编辑本段

1、调运检疫除害处理

(1)带虫木材 可采用溴甲烷、硫酰氟或磷化铝片剂熏蒸处理(用药量分别为20~30g/m3和12~15g/m3),熏蒸24小时。或将原木剥皮后,用50%敌敌畏15倍液浸沾棉球,或用磷化铝片1/8剂量塞孔防治。  

(2)带虫苗木 可将有虫株挑出,用50%敌敌畏15倍液浸沾棉球,或用磷化铝片1/8剂量塞孔处理。发现带卵或初孵幼虫可用利器剜刺;发现成虫可直接捕杀。   

2、产地检疫除害处理

4~10月份,发现幼虫,可用50%敌敌畏15倍液沾棉球,或磷化铝片1/8剂量塞孔防治;也可于主干基部打孔注药防治(在主干基部用锥形利器以120°夹角均匀打3个注药孔,孔深5~8mm,斜向下与树干呈30°。然后注入50%甲胺磷、40%久效磷等原液,施药量15~20ml/株)。发现卵或初孵幼虫可用利器剜刺;发现成虫可直接捕杀。   

3、其它技术 

(1)保护和利用天敌 花绒坚甲DastarcuslongulusSharp是锈色粒肩天牛的主要天敌,蛹期和成虫期均可被寄生。该虫在河南1年1代,以成虫在天牛旧虫道或树体皮缝中越冬。次年4~5月份开始活动,5月为盛期。成虫交尾后寻找新虫道在寄主体上产卵。一寄主体内可发育7~8头至10多头花绒坚甲幼虫。该虫资源丰富,在光肩星天牛发生区,可用灯光诱集,然后接种到被害国槐上,利用天敌进行防治。   

(2)营林措施 随着国槐树龄增长,要加强虫情监测,发现危害,及时除治;对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的单株,应及早伐除,防止虫害扩散。城市绿化要多营造混交林,可利用法桐、楸树、垂柳等阔叶树或雪松、侧柏等针叶树进行带状、块状混交,也可以单株间隔混交。

附件列表


0

本站全部内容禁止商业使用。文本内容除另有声明外,均在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CC BY-NC-SA 3.0 CN)许可协议下提供。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骄子    下一篇

参考资料

[1].  锈色粒肩天牛   http://www.caf.ac.cn/info/1301/30184.htm
[2].  锈色粒肩天牛   http://museum.ioz.ac.cn/species_detail.aspx?id=48551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