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成(工艺美术师)
陈成,女,1952年生于陶都宜兴。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紫砂学会会员、中国紫砂行业学会会员。1972年起就踏上紫砂艺术之途,师从著名紫砂花器高手顾道荣,后拜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何道洪门下。设计创作的作品造型自然,趣味天然,在仿真中提炼抽象,于简约处彰显意韵。代表作《供春套具》、《寒山钟声》、《大团结》、《田野情趣》等
基本介绍编辑本段
|
|
个人简介编辑本段
艺术历程编辑本段
1990年 为技术员
1992年 评为助理工艺师、任车间主任,作品”十六竹“壶、”百寿桃桩“入编《壶中天地》,“迎宾三友松段”入编《紫砂风采》1992年,作品“十六竹壶”、“百寿桃桩壶”入编<<壶中天地>>,作品“迎宾三友松段壶”、“南瓜壶”入编<<紫砂风采>>。
1996年 作品“蟠桃壶”、“喜鹊梅桩”、“一捆竹松段”壶编入《当代群英》,“云肩三友”、“一段竹”壶入选国际陶艺展
1996年,作品“蟠桃壶”、“喜鹊梅桩壶”、“一捆竹松段壶”编入<<当代群英>>。
1997年,作品“三友壶”、“一段竹壶”、“金猴尝仙壶”入编<<当代宜兴陶艺名家集>>。
1999年 评为工艺美术师,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2000年,作品“石鼠壶”获第二界中国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铜奖,作品“金猴尝仙壶”获优秀奖,入编<<收藏指南>>,作品“玉兔壶”入选香港大世界收藏中心。
2000--2001年,宜兴市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论文《谈花货紫砂壶的设计和制作》获优秀 奖,2002年发表于《江苏陶瓷》。
2000年 作品“玉兔”壶入选香港大世界收藏中心2000-2001年 宜兴市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谈花货紫砂壶的设计和制作”获优秀奖;
2001年 参加世界艺术家联合会,录取会员。“石鼠”壶获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
2001年“寒山钟声”被费孝通先生收藏,并且入编《陶魂》
2001年,作品“寒山钟声壶”被费孝通先生收藏,并入编<<陶魂>>。
2001年,作品“一捆竹壶” 在第三界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铜奖。
2002年,<<河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陈成大师紫砂壶受到客商青睐>>,作品“供春壶”在中国(石家庄)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获金奖、作品“祝愿壶”获银奖,并入选台湾出版的<<鉴赏珍玩>>。
2002年,作品“石瓢壶”在两岸四地澳门国际陶艺交流会上获 紫砂传统金奖。上海<<民间收藏>>刊登了“祥和壶”,并作专文介绍。
2002--2003年,作品“夜色壶”、“春色壶”入编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获优秀奖。
2004年,作品“山居秋砚壶”在江苏陶艺展上获优秀奖。
2004年,作品“风月诗篇壶”获第二界中国太湖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2004年,作品“大团结壶”获第六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创新艺术金奖、作品“寒山钟声壶”获铜奖。
2004年,作品“年年有余壶”被中国陶瓷博物馆收藏并刊登在中国紫砂艺术书刊上。
2005年,作品“田野情趣壶”获第七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明月秋风壶”获第七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优秀奖。
2005年,作品“如意壶”入选陶艺系列教材《陶娃学紫砂》五年级课本,同年作品“寒山钟声壶”再获李铁映先生青睐,书并篆文。人生三部曲编辑本段
陈成的紫砂艺术历程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接触紫砂艺术,开始制作紫砂圆器,到跟随花货大师顾道荣学习花货“玉兔如意”第二步 在荆溪紫砂厂创作人生第一把紫砂壶“曙光”,“曙光”是陈成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把紫砂壶,也昭示了陈成紫砂艺术的一大飞跃第三步进入宜兴紫砂博物馆开始属于自身的事业腾飞,艺术腾飞的阶段。
学习制作玉兔如意
在陶瓷博物馆
98年到北京参展
精品赏析编辑本段
曙光壶 曙光是陈成人生意义上第一把自己独立创作的紫砂壶,意义非凡,是陈成紫砂之路的“曙光”,也是陈成人生之路的“曙光”。
大团结壶 大团结壶陈成的代表作,一开始的壶盖上本身是一只麻雀,后来根据陈成的改进,壶盖上做成了鸽子,也正好印证了大团结的意义,鸽子本身就是属于和平的象征。
大爱壶 大爱壶是陈成在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创作的,壶身上的裂痕象征着地震带来的灾难,壶把用心的做成了一个心型,寓意团结一心,壶盖上紧握的两只手则比喻大家在一起,面对困难,面对挫折。
赏月壶 壶身上用泥土精心堆积成了一轮弯月,壶盖上别致的松鼠,松枝,壶把也 做成松枝状,壶嘴上也有一只小松鼠,整把壶,生机黯然,蔚然成趣,匠心独具,别具一格,代表作之一,也是陈成的专利作品之一
寒山钟声壶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完美的与古诗和紫砂壶艺术的结合,寒山钟声壶,整个壶样形似一口大钟,别具一格,线条完美,做工精致,造型典雅,高贵大气,值得收藏与把玩,陈成专利作品之一
创作感悟编辑本段
花货的称谓,有宜兴独特的地方特色,其实这个“货"即解作"类",所以花货也称作"花货类" 。紫砂壶的花货类产品,大多取自于自然生活环境,在造型和装饰上以动植物为原型,以写实或夸张的手法,取松树、竹子、梅花、藤蔓、瓜果、虫草鱼兽等精巧构思,经取舍适当、堆雕捏塑,作品追求写实逼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自然朴实纯真的美感,且能做到雅俗共赏。历史上擅长制花货壶的人很多,有陈鸣远、俞国良、邵大亨、冯桂林等,当代也有裴石民、朱可心、蒋蓉、周桂珍、谢曼伦诸名人。风格各异,与其他紫砂壶类相比,喜欢花货壶的消费者比较多。
花货壶的设计与构思,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实际上这种活动是生活中对美的情趣的审慎选择和接收,抒发着创作者平静的心态和追求的浓郁情,也是对自然界相当一部分动植物寓意的借鉴和情感的延伸,往往一件作品更起着以物蕴志的作用。制壶鼻祖供春的《供春树瘿》壶,从根本上反映了制作者对生活观察的细微和对自然界的独有情趣,整个壶身以树瘿的自然,夸张地引塑出壶嘴与壶把,不规则的型体加上任意的壶盖造型,在当时也许正给人们一种别具一格和清新的感觉,与北宋至明初形成的紫砂壶造型大相径庭。由于花货与生活的接近和贴切,在紫砂壶以后的发展轨迹中可以看出,花货类紫砂壶获得了较大繁荣并富有极强的生命力。
由于紫砂泥料特有的工艺性能,花货壶产品的制作技艺很大程度上属于民间工艺雕塑的范畴,并受到陶瓷生产工艺的制约,一般意义上讲,一件完美或欲受到使用者青睐的作品,恰当地选料,加上造型与功能以及装饰美的结合是主要条件,同时要兼顾在制作过程中的技术要领,包括泥料的干湿、成型的干燥、烧成的温度控制,甚至要考虑到一件花货壶到了使用者手中的方便和不易损坏。这样可以看到,一件作品从构思到完工为成品,实际上凝聚了制作者修养、审美、技能的直接反映。蒋蓉大师的《树蛙壶》、朱可心大师的《彩蝶壶》,以及名家谢曼伦的《桑宝壶》都集中反映了制作者辛勤的劳动和付出的心血。
做好一件花货紫砂壶,实属不易,除了日积月累对生活的观察和吸收,如观察松树、竹叶、梅花、瓜果藤蔓,不花一些功夫是不行的。观察动物更是如此,松鼠、青蛙、蟋蟀等,形态首先,其次对表面肌理的掌握和了解,再则应考虑制作中形与神的关系。追求写实必须赋予其生命,我们平常所讲的“活灵活现”或“栩栩如生”,这就是生命的再现,这也影响到一件艺术品的生命,人们赞美和爱不释手则是生命的价值。
花货类紫砂壶之所以特殊,除了以上原因以外,与其他类紫砂壶的工艺相比较,还有不少在工艺实践中积累和归纳的工艺特点。如:按造型原理,任何一件作品不光是陶瓷必须运用好点、线、面的原理,使其恰当地得到良好的反映和运用,以确保一件产品良好的实用功能和恰到好处的美感。花货紫砂壶点、线、面的设计定位是各类紫砂壶中最复杂的设计,设计不好,影响到具体的工艺制作过程,影响到烧成中的变形以及消费者使用的方便,这些都突出反映了花货紫砂壶造型处理中一丝不苟的严谨性。花货壶制作,工具很重要。古语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花货的制作过程,尤其在装饰部份,仅靠手指的捏塑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和符合紫砂泥性能的目的,故需根据作品的不同造型、不同装饰,制作各种得心应手的工具尤为重要。如对竹叶的镶贴、瓜叶卷曲舒展的特殊处理,树纹和动物表面肌理的处理,一些特殊的小工具不能缺少,而且每个制作人员一般都有各自的特点,也对工具的制作有着异曲同工的现象。花货壶的装饰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全局性的。一把《西瓜壶》通身就是一个完美的创造,其装饰效果也是全局性的,《荷花壶》、《桑宝壶》都是如此。这里就突出了在制作这一类壶时,除了壶身以外,必须重视壶把、壶嘴、壶盖、壶脚完整统一的处理,与主题的贯通和协调是这种处理手法的基础。如高海庚的哈蟆莲蓬壶,壶身是一
莲蓬,壶嘴是一张微卷的小荷叶,壶把是一莲杆,壶脚是莲藕的附件,而壶盖是一只栩栩如生的蛤蟆蟾蜍,主侧面莲蓬上自然排列的莲子每一个都能活动,真可谓匠心独运。
花货壶在制造实践中,还必须注意以下三个关系。即:造型与装饰的关系。这要求作者须有较强的造型能力,有一定的雕塑基础,以及能用有限的紫砂泥色来制作和描绘特定的画面。譬如《西瓜壶》、《熊猫壶》造型尚易,然而西瓜和熊猫表面纹理和色彩的理即需一定绘画技能。又譬如松鼠葡萄壶,在造型的基础上,葡萄藤蔓叶果的捏塑和被配置成合理而生动的画面,这就需作者深厚的观察眼光和美术基础。
简与繁的关系。人们喜爱花货壶是由于它的雅俗共赏,与生活贴近,从美学角度看,给人一个热的感觉,容易接受。艺术创作上的简与繁是各有千秋的基本技法,在当今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花货壶的设计与制作,用“繁”手法较多,画面逼真写实,动静得当。《井蛙壶》可以把10mm大的青蛙做得生动有趣,《蟋蟀壶》可以把15mm大的蟋蟀做得两牙张开,翅翼动感十足,古人的《鱼化龙》、《风卷葵》、《九果壶》更是巧夺天工。然而“简”的创作设计其生命力也同样强,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工艺美术领域的创新有了积极的变化,以简练的工艺手法突出创作主题,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极大的兴趣。如谢曼伦的《竹节提梁壶》,壶体大度沉稳,两枝竹叶一主一次巧妙地迎合主要视线,简练、整洁,枝叶苍劲有力,舒展适当,一股清雅之气扑面而来,再如刘建平的《春涌大地壶》,造型简洁亮丽,不失一大佳作。“简”来于“繁”,没有“繁”的扎实功便不会有超尘脱俗的“简”的意境。近几年来好作品频出现,一大批有造诣的设计制作人员重视文化质的提高和艺术修养,博采众长,努力创新,极大丰富和拓宽了花货壶的创作思路。传统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术的关系。近几年来花壶的创新设计得到史无前例的进步和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材料的利用上突破,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定程度上讲,传统作品仿制和创新都应视。前者是为了继承、借鉴和学习,汲取其精华,后者是追求的目的,这样才能发展。现 在人们所到的花货壶,品种多了,题材多了,当然不同的装技法也多了,大多是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和吸取他工艺门类的风格。浮雕装饰壶多以山水楼台阁和动物,系列组合梅桩壶,通身泥绘装饰壶,局或主
题由雕塑来表现的壶,给传统花货壶装饰拓了新的思路,赋予了新的生命。这种创新的同离不开现代创新技术、泥料的研制,烧成设备的现化,并吸收其他工艺手段,这样才能起到好的作用一些壶的装饰能借鉴传统砖刻和石雕的技法;藏卧虎壶直接采用了圆雕的效果;有的壶干脆直接用均陶堆花的装饰,虽有诌议,但创新探索经受市检验的勇气值得称道。
花货紫砂壶已走过了数百年的历程,它的存即是它生命的延续,漫长的岁月蕴藏了它独特艺术风格和日用价值,明末的雍容大度,清代的繁褥,近代的衍生,当代的创新,给花货壶确定了有的地位和延伸了发展的前景,重视花货壶的计技巧和制作工艺的进步,已被人们所接受。创造人们熟悉的美和人们追求所不能忘却的传统,返朴归真、净化心灵、美化生活,仍是当代艺术匠们承担的重任。
附件列表
本站全部内容禁止商业使用。文本内容除另有声明外,均在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CC BY-NC-SA 3.0 CN)许可协议下提供。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张宝琳(工艺美术师) 下一篇 吴建东(工艺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