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鹏飞(生态学家)
沈鹏飞1893 07.05 - 1983 01.06,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毕生从事林业教育和林业科学事业,除讲授多种林学课程外,还考察过西沙群岛、海南、广东等地森林,提出不少有益的建议;曾参与创办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室、稻作试验场、白云山第一模范林场,南京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及华南农学院森林经理研究室等;还参加了我国橡胶事业的开拓工作。老人一生勤俭,去世以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基本介绍编辑本段
|
|
个人信息编辑本段
别名: 字云程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广东番禺
出生日期: 1893年7月5日
逝世日期: 1983年1月6日
职业: 林学家、林业教育家
毕业院校: 北京清华学堂
华南农业大学历史名人编辑本段
沈鹏飞1907至1910年在两广方言学堂学习,毕业后被遴选到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就读,1911年回粤参加北伐学生军,1912年夏回清华学堂学习,1917年毕业被选送到美国俄勒冈州农业大学学习森林工业,随后在耶鲁大学继续深造,1921年获林学硕士学位,同年归国,先后在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国立广东大学、国立中山大学任教授、系主任、林学院院长,暨南大学教授、校长。担任过国民政府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和总理陵园园林处处长。建国后,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华南农学院、广东林学院、中南林学院教授、系主任、林学院院长、华南农学院副院长等职。是广东省一、二、三、四届政协委员,1978年当选为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省人大常委,还曾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委和第八届中央委员。
沈鹏飞在教学、科研上的主要成绩有: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橡胶经理学讲义,主编了《森林经理学》。组织白云山林场建设,组织领导西沙群岛资源调查、海南岛森林调查。是中国林学会第四届和中国环境遥感学会名誉理事长、广东省林学会、广东省遥感研究会理事长。
沈鹏飞认为:“林业教育必须与林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他治学严谨,教学认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博取众长。主要代表作有:《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农业与林业之关系》、《广东造林运动与森林教育之进程》、《重视森林经理、发展森林经理──我国森林经理实践意见和问题》、《南方遥感试验场建设的探讨与工作报告》。教育论文有:《对于办理农业专门教育之管见》、《为提倡农专改办大学者进一解》、《中山大学农林学科之使命及其概况》、《近百年广东林业教育史略》。他是我国著名林业教育家、林业科学家,中国现代高等农林教育的先驱。
人物简历编辑本段
2、1917年 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
3、1919年 毕业于美国俄勒冈农业大学。
4、1921年 获美国耶鲁大学林业研究院硕士学位。
5、1921—1922年 任广东农业专门学校林科主任。
6、1923—1924年 任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主任;副教务长。
7、1924—1926年 任广东大学农科教授。
8、1926—1932年 任中山大学森林系主任,农学院院长,中山大学事务管理处主任。
9、 1932年 任南京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高教司司长。
10、1934年 任上海暨南大学校长,同济大学教授。
11、1936年 任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
12、1937年 任广东省粮食管理委员会委员,粮食管理处处长。
13、1945年 任战地服务团秘书,南京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园林处处长。
14、1949年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
15、1952年 任华南农学院教授、林学系主任。
16、1958年 任广东林学院教授、代院长。
17、1962年 任华南农学院教授、副院长。
18、1963年 任中南林学院教授、院长。
19、1966年 任华南农学院教授。
20、1980年 任华南农学院森林经理研究室教授、主任。
21、1983年1月6日 病逝于广州。
教学经历编辑本段
1923年至1932年期间,沈鹏飞除讲授森林经理学外,还讲授过植物学、测树学、制材学、森林工学、森林较利学等课程,显示了他多方面的知识和造诣。在这期间,他与陈焕镛创办了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前身);与丁颖创办了中山大学稻作试验场;还创办了广东第一模范苗圃和中山大学白云山第一模范林场。他还参加组织了对西沙群岛的考察工作,其编写出版的《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成为我国研究西沙的早期文献而被各方所引用。他和当时在中山大学任教的德国专家G.芬茨尔(Fenzel)等,共同进行了中国早期的森林经理调查,编制了白云山模范林场森林施业案。这是中国最早的森林施业案之一。至今广州白云山林场还大致保持当年规划的格局。
1932年,沈鹏飞到南京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在此期间,与于右任等人一起参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创办工作。1934年之后,他在同济大学、暨南大学和广西大学任教,并担任暨南大学校长。
抗战胜利后,他担任南京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1954年改为中山陵园)园林处处长,在此期间与郑万钧筹办南京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
1949年,沈鹏飞重返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50年担任该校林业专修科主任,率领当时森林系与林业专修科师生,对海南岛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森林调查,为海南岛热带森林开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他对新中国建设充满热情,在一首诗中写道“老夫今年五十九,南行复北走”,指的就是他为中国林业建设奔波于海南和大小兴安岭之间的情形。
人物贡献编辑本段
专题讲稿
沈鹏飞教学几十年,始终坚持认真备课,而且注意融进当时科学技术最新发展的内容。他经常对身边工作的同志说:“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在于它的综合性和边缘性。”因此要求他们要从单一学科向相邻学科移动,广采博收,一方面增厚自己的基础,一方面开拓学科的体系。在担任中南林学院院长期间,尽管任务繁重,他仍然翻译了大量外文资料,供大家参考。1982年,他提出把森林经理建立在森林生态学基础上,吸收系统理论和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组织森林资源管理;从技术经济高度进行林业生产和生产力评价;运用遥感技术和信息理论建立森林资源信息系统,通过反馈和负反馈实现森林资源的控制与调整,逐步使森林经理由一门经验学科向综合的定量的学科发展,从而促进森林多效益的永续利用,达到优化学科体系的新设想。也是在这一年,他留下了最后一份20余万字为研究生开设的森林经理专题讲稿。学术活动
沈鹏飞不仅有着深厚的林学造诣,而且对多个学科都有研究。这就为他开展广泛的学术活动提供了条件。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和梁希、殷良弼等老一辈林业专家发起筹组中国林学会,被选为中国林学会第一、二、三届常务理事,第四届名誉理事长。80年代初期,他曾被选为中国环境遥感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林业教育研究会顾问。1983年前,他历任广东林学会理事长,还参加筹建广东生态学会,广东遥感学会的工作,并积极参加广东植物学会、广东鸟类保护协会、广东技术经济与现代管理研究会等十几个学术组织的活动,并在其中担任荣誉职务。1979年,他组织了林业、水电等有关单位42人的科学考察团跋涉于阳江、电白、吴川、罗定、郁南、德庆等6个县、对广东水土保持工作,从机构队伍到生物与工程治理等技术措施提出了成套的意见。同年12月,他又组织科学考察小组连同地方有关部门,对西江上游水源林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并论证了惠东县“九·二五”特大水灾与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的关系。1980年3月,他再次组织15个单位的专家、学者30人,考察流溪河、增江上游水源林,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划定水源林的原则,保护和发展水源林的途径,以及经营方针、改革体制等方面的建议。
从1955年1月开始,沈鹏飞连续担任广东省第一、二、三、四届政协委员。1978年被选为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次年12月被选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他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和广东省政协多次会议上,发表了有关维护广东生态平衡,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发言,提出林业建设的各种建议,他积极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在某些项目上甚至自己暗自为之垫付经费。1979年10月至逝世前,他担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热情从事海峡两岸交流和海外联谊工作。
捐献工资
“文化大革命”后,他将补发的工资捐献给中国林学会奖励基金会,作为发展科学技术之用。
沈鹏飞治学最突出之处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他一贯强调理论要说明实际问题,为生产建设服务,同时又要来自实际。他曾生动地指出:“基本理论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和实际相联系,尽可能地为实际服务,比如你只讲形态分类,但又不讲它在什么生态条件下生长发育,又不介绍它们的用途,这样就不全面了,卖广告还要讲用途嘛”。
50年代,他为了使华南农学院林学系的教学更好地从华南实际出发,特地和林业部联系,设立华南林业研究室,并亲自兼任主任。他带头深入林区研究山价、油茶经营及其技术经济问题。他是我国早期将技术经济引人林学领域,特别是经济林的研究者之一。
60年代,为了研究中国热带林的主伐与更新,他亲自在海南岛霸王岭林业局建立了热带林主伐、更新实验区。当他87岁高龄再度登上当年实验林的山场时,郁郁葱葱的一片茂林,生动形象地向世人说明了海南热带林的采伐与更新规律,展示了中国林业学者对热带森林研究的成果。
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历史变化,使沈鹏飞对祖国未来再次充满激情,他写诗道:“岁暮艳阳仍美好,人生难得共春光”。他在晚年着重做了两件工作,一件是在华南农学院建立了森林经理研究室,这是中国高等学校最早建立的这类研究室之一;一件是在广东推动环境遥感事业的发展,在林业部的主持下成立中国林业的第一个遥感试验场——南方林业遥感试验场。在建场一周年的时候,他亲自撰文作了建场的总结。
主要成就
沈鹏飞毕生从事林业教育和林业科学事业,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橡胶经理学讲义,主编了《森林经理学》。组织白云山林场建设,组织领导西沙群岛资源调查、海南岛森林调查。是中国林学会第四届和中国环境遥感学会名誉理事长、广东省林学会、广东省遥感研究会理事长。
沈鹏飞认为:“林业教育必须与林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他治学严谨,教学认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博取众长。主要代表作有:《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农业与林业之关系》、《广东造林运动与森林教育之进程》、《重视森林经理、发展森林经理──我国森林经理实践意见和问题》、《南方遥感试验场建设的探讨与工作报告》。教育论文有:《对于办理农业专门教育之管见》、《为提倡农专改办大学者进一解》、《中山大学农林学科之使命及其概况》、《近百年广东林业教育史略》。
主要论著
1 沈鹏飞.美国全国森林教育会议记.森林,1921,1(1).
2 沈鹏飞.世界森林损耗与水灾之关系.森林,1921,1(4).
3 沈鹏飞.农业与林业之关系.森林,1922,2(2).
4 沈鹏飞.世界松柏科木材之缺乏与俄国之供给.森林,1922,2(3).
沈鹏飞
5 沈鹏飞.调查 西沙群岛报告书.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1928.6 沈鹏飞.等广东杉木地方材积表编制的初步报告.林业科学,1957,3(3).
7 沈鹏飞.关于打枝和密植问题.中国林业,1957(7):9—10.
8 沈鹏飞.广东林业教育发展史略.农史研究(第一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9 沈鹏飞.积极推进我国森林经理事业.林业调查规划,1982.
10 沈鹏飞.重视森林经理,发展森林经理——我国森林经理实践意见和问题.森林合理经营永续利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11 沈鹏飞.中山大学校史(1924—1949)序.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12 沈鹏飞.南方遥感试验场建设的探讨与工作报告.森林经理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专题讲稿
沈鹏飞教学几十年,始终坚持认真备课,而且注意融进当时科学技术最新发展的内容。他经常对身边工作的同志说:“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在于它的综合性和边缘性。”因此要求他们要从单一学科向相邻学科移动,广采博收,一方面增厚自己的基础,一方面开拓学科的体系。在担任中南林学院院长期间,尽管任务繁重,他仍然翻译了大量外文资料,供大家参考。1982年,他提出把森林经理建立在森林生态学基础上,吸收系统理论和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组织森林资源管理;从技术经济高度进行林业生产和生产力评价;运用遥感技术和信息理论建立森林资源信息系统,通过反馈和负反馈实现森林资源的控制与调整,逐步使森林经理由一门经验学科向综合的定量的学科发展,从而促进森林多效益的永续利用,达到优化学科体系的新设想。也是在这一年,他留下了最后一份20余万字为研究生开设的森林经理专题讲稿。
学术活动
沈鹏飞不仅有着深厚的林学造诣,而且对多个学科都有研究。这就为他开展广泛的学术活动提供了条件。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和梁希、殷良弼等老一辈林业专家发起筹组中国林学会,被选为中国林学会第一、二、三届常务理事,第四届名誉理事长。80年代初期,他曾被选为中国环境遥感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林业教育研究会顾问。1983年前,他历任广东林学会理事长,还参加筹建广东生态学会,广东遥感学会的工作,并积极参加广东植物学会、广东鸟类保护协会、广东技术经济与现代管理研究会等十几个学术组织的活动,并在其中担任荣誉职务。1979年,他组织了林业、水电等有关单位42人的科学考察团跋涉于阳江、电白、吴川、罗定、郁南、德庆等6个县、对广东水土保持工作,从机构队伍到生物与工程治理等技术措施提出了成套的意见。同年12月,他又组织科学考察小组连同地方有关部门,对西江上游水源林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并论证了惠东县“九·二五”特大水灾与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的关系。1980年3月,他再次组织15个单位的专家、学者30人,考察流溪河、增江上游水源林,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划定水源林的原则,保护和发展水源林的途径,以及经营方针、改革体制等方面的建议。
从1955年1月开始,沈鹏飞连续担任广东省第一、二、三、四届政协委员。1978年被选为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次年12月被选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他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和广东省政协多次会议上,发表了有关维护广东生态平衡,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发言,提出林业建设的各种建议,他积极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在某些项目上甚至自己暗自为之垫付经费。1979年10月至逝世前,他担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热情从事海峡两岸交流和海外联谊工作。
捐献工资
“文化大革命”后,他将补发的工资捐献给中国林学会奖励基金会,作为发展科学技术之用。
沈鹏飞治学最突出之处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他一贯强调理论要说明实际问题,为生产建设服务,同时又要来自实际。他曾生动地指出:“基本理论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和实际相联系,尽可能地为实际服务,比如你只讲形态分类,但又不讲它在什么生态条件下生长发育,又不介绍它们的用途,这样就不全面了,卖广告还要讲用途嘛”。
50年代,他为了使华南农学院林学系的教学更好地从华南实际出发,特地和林业部联系,设立华南林业研究室,并亲自兼任主任。他带头深入林区研究山价、油茶经营及其技术经济问题。他是我国早期将技术经济引人林学领域,特别是经济林的研究者之一。
60年代,为了研究中国热带林的主伐与更新,他亲自在海南岛霸王岭林业局建立了热带林主伐、更新实验区。当他87岁高龄再度登上当年实验林的山场时,郁郁葱葱的一片茂林,生动形象地向世人说明了海南热带林的采伐与更新规律,展示了中国林业学者对热带森林研究的成果。
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历史变化,使沈鹏飞对祖国未来再次充满激情,他写诗道:“岁暮艳阳仍美好,人生难得共春光”。他在晚年着重做了两件工作,一件是在华南农学院建立了森林经理研究室,这是中国高等学校最早建立的这类研究室之一;一件是在广东推动环境遥感事业的发展,在林业部的主持下成立中国林业的第一个遥感试验场——南方林业遥感试验场。在建场一周年的时候,他亲自撰文作了建场的总结。
沈鹏飞生命的最后几年,仍然学而不倦,刻苦工作。甚至在住院高烧期间,还为1980年林学会学术会议撰写论文,委托助手到会上代为宣读。在这次会后,一批南方森林经理学者,要求发起召开南方森林经理理论座谈会,以求进一步探索南方森林经理的路子,推动我国南方林业建设的发展。他欣然赞同,并在筹备期间将座谈会改名为“南方森林经理理论与实践座谈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参加这次座谈会除森林经理学家外,还有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系统工程学家,形成多学科综合的学术活动。1981年,座谈会结束后,在福建、湖南、云南集体林区出现了一批森林经理实验点。沈鹏飞也亲自在广东龙门县地派办起了合子森林永续利用实验点,将这个不足20户的小山村办成林茂粮丰,人均收入全县最高的一个地方。1981年之后,他发起召开的南方森林经理理论与实践座谈会,逐步形成了我国南方森林经理定期学术交流的一个中心。
1982年,沈鹏飞年届90高龄,仍然南北奔波,片刻不停地战斗在科研、教学的第一线。这一年春天,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环境遥感学术年会上,与会代表祝贺了他的90诞辰。5月,广东省各界数百人隆重庆祝他从事科学教育事业60周年和90寿辰,广东省的领导人和学术界人士热烈向他表示祝贺。来自全国的弟子,有的白发苍苍,有的风华正茂,都衷心感谢他对自己的培育。他兴高采烈地表示:一定要在他的晚年为祖国、为人民作更多贡献。6月,他又赴北京开会。7月到东北考察森林资源和北方林业遥感试验场,仔细研究了东北林业建设的状况。在取道北京南返时,因雷暴飞机滞留天津,一夜未眠,到京后又不顾疲惫,利用在京逗留的一天时间,伏身招待所的狭桌上,写了长达数千字的报告,送给当时的林业部长,提出了他对林业建设的一些想法和建议。8月,他回到广州后,学校本来安排他到中山县度假,他却利用这一段时间,和当地林业干部研究工作,亲自攀登五桂山,检查一个遥感研究课题的情况,就是在这最后的一次实践活动中,他染上感冒转为肺炎。10月在住院期间,他在病床上亲自起草了森林经理研究室的基建计划。11月中旬至下旬,他要求助手为他准备资料,研究华南林业建设新局面问题。12月上旬,他乐观地估计很快将要出院,开始计划1983年的工作。不料到12月中旬,病情第二次恶化。此时适逢中国林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他对助手口授了他给大会的贺电:“热切期望更多的中青年进入理事会”,“愿青山绿涛把红色中华衬托得无比壮丽”,字里行间洋溢着这位老林业科学家对绿化祖国、建设现代化林业的宏伟愿望。1983年1月6日,这位中国林业界老一辈的学者,终于离开了他终身奋斗的林业工作岗位。
人物评价编辑本段
1982年,沈鹏飞年届90高龄,仍然南北奔波,片刻不停地战斗在科研、教学的第一线。这一年春天,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环境遥感学术年会上,与会代表祝贺了他的90诞辰。5月,广东省各界数百人隆重庆祝他从事科学教育事业60周年和90寿辰,广东省的领导人和学术界人士热烈向他表示祝贺。来自全国的弟子,有的白发苍苍,有的风华正茂,都衷心感谢他对自己的培育。他兴高采烈地表示:一定要在他的晚年为祖国、为人民作更多贡献。6月,他又赴北京开会。7月到东北考察森林资源和北方林业遥感试验场,仔细研究了东北林业建设的状况。在取道北京南返时,因雷暴飞机滞留天津,一夜未眠,到京后又不顾疲惫,利用在京逗留的一天时间,伏身招待所的狭桌上,写了长达数千字的报告,送给当时的林业部长,提出了他对林业建设的一些想法和建议。8月,他回到广州后,学校本来安排他到中山县度假,他却利用这一段时间,和当地林业干部研究工作,亲自攀登五桂山,检查一个遥感研究课题的情况,就是在这最后的一次实践活动中,他染上感冒转为肺炎。10月在住院期间,他在病床上亲自起草了森林经理研究室的基建计划。11月中旬至下旬,他要求助手为他准备资料,研究华南林业建设新局面问题。12月上旬,他乐观地估计很快将要出院,开始计划1983年的工作。不料到12月中旬,病情第二次恶化。此时适逢中国林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他对助手口授了他给大会的贺电:“热切期望更多的中青年进入理事会”,“愿青山绿涛把红色中华衬托得无比壮丽”,字里行间洋溢着这位老林业科学家对绿化祖国、建设现代化林业的宏伟愿望。1983年1月6日,这位中国林业界老一辈的学者,用毕生的精力谱写了一篇感人的事迹,终于离开了我们!响年90岁!
附件列表
本站全部内容禁止商业使用。文本内容除另有声明外,均在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CC BY-NC-SA 3.0 CN)许可协议下提供。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周光益(生态学家) 下一篇 吉尔伯特·怀特(生态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