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志强(北京教授)
毛志强,男,1962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品牌课”教师。1982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矿场地球物理专业,1995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86-1987年、1988-1989年分别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法国石油研究院访问和进修。1993-1997年在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参加会战。1998年至今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以岩石物理、测井解释与评价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讲《测井储层评价方法》研究生学位课、《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本科生课程,“地质工程专业”北京市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成员。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50人,发表论文40余篇,合作论著4部,6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拥有1项发明专利。在校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10名。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测井系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企业教授。
基本介绍编辑本段
|
|
人物经历编辑本段
1982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矿场地球物理专业;
1995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6-1998年在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1986-1987年、1988-1989年分别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法国石油研究院访问和进修;
1993-1997年在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参加会战;
1998年至今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编辑本段
主讲《测井储层评价方法》研究生学位课、《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本科生课程。
研究方向编辑本段
以岩石物理、测井解释与评价为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贡献编辑本段
代表性学术论著
1.《测井地质分析与油气层定量评价》1999,石油工业出版社(合著)
2.《渤海湾地区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技术与解释方法》2000,石油工业出版社(参与编著)
3.《测井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机理与评价方法》2009,石油工业出版社(合著)
4. The Effects of Pore Structure on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Core Samples form Various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Tarim Basin,1995,SPWLA 36th Annual Symposium,Paris,France
5. 完全含水多孔岩石电学性质及其孔隙结构实验研究。《石油学报》1997,18(3)
6.塔里木盆地油气层低阻成因实验研究(Ⅰ),《测井技术》1999,23(4)
7.油气层产能预测方法及模型。《石油学报》2000,21(5)
8. The Physical Dependence And the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nsity and Neutron Logs,Petrophysics,2001,42(5)
9.准噶尔盆地白垩系低阻油气藏侵入特征及测井系列选择。《新疆石油地质》2002,23(1)
10.非均质储层夹层控油作用初论——非均质储层油气分布规律及测井响应特征。《地质科学》2003,28(2)
荣誉记录编辑本段
1. 专利:核磁共振测井T2谱T2截止值的确定方法,2007,发明专利号ZL 2005 1 0072232.92. 1996,塔里木盆地油藏条件下饱和度测井解释方法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3. 1997,塔里木盆地油气评价与储层描述技术推广应用,CNPC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4. 2003,测井数据处理、解释应用软件集成,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校内排名第3)5. 2003,准噶尔盆地白垩系低阻油层测井评价技术开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三等奖(校内排名第1)6. 2005,核磁共振测井储层评价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科技创新三等奖(校内排名第1)7. 2006,低阻油气藏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及其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二等奖、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排名4,校内排名1)8.1996,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首届青年岗位能手称号9. 2001,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科技奖10. 2005,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品牌课”教师称号。
附件列表
本站全部内容禁止商业使用。文本内容除另有声明外,均在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CC BY-NC-SA 3.0 CN)许可协议下提供。